安吉,「两山」理念发源地如何引领乡村振兴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丈量城市 Author 1/6图片工作室
本文核心结论
安吉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始终走在全国绿色发展的前列,
其乡村振兴已进入3.0时代。
安吉的乡村振兴1.0版,
打通了县域的自循环,实现的是竹、茶等
产业振兴和乡村经营模式的探索;
乡村振兴2.0版,打通了都市圈的内循环,
实现的是本地乡村与大都市间
市场、人才等要素的流动;
当前的乡村振兴3.0版,
着力打通都市圈间的大循环,
正以拉开城市格局的更高发展视野,
拥抱各大都市圈的科技、人才等要素,
成就自身「绿色经济」的大产业体系。
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多次就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重要部署。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2021年以来,国家乡村振兴局挂牌成立;国家《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
在此新时代、新使命下,我国的广大县市将如何开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局面?
安吉,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杭州门户,「两山」发源
安吉县,隶属浙江省湖州市,
南与省会杭州相邻,
是杭州都市圈西北方向上重要的节点城市。
▼ 安吉县区位图
2005年,习总书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
正是在安吉考察调研时提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
安吉也由此成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 摄于安吉党员使命教育馆
16年来,
从美丽乡村建设到中国最美县域建设,
安吉始终践行「两山」理念,创新发展思路,
走在全国绿色发展的前列。
安吉是如何从昔日人无我有时的「发源地」
成长为今天人有我优的「模范生」的?
01
生态立县,安且吉兮
MEASURE THE WORLD
安吉,一个吉祥又诗意的名字,
源自《诗经·秦风》中「安且吉兮」一句,
意为既舒适又美观。
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符合古人
「舒适且美观」的标准并以此得名呢?
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的朴素生态价值观下,
唯有山水形胜才能配得上「安且吉兮」,
而安吉当今所处的这一方水土
正是再恰当不过。
▼ 安吉地形图
山水形胜,中国竹乡——
天造地设的文化自信
安吉素有「秀挹南天」的美誉,
天目山脉自县域西南入境,
分东西两支呈三面环抱县境之势,
只留东北开口,朝向太湖方向。
县域内山溪多发于这环抱的群山之间,
全县共有河道1624条,
其中干流西苕溪正是经官方认证的
「黄浦江之源」。
▼ 西苕溪城区段
更为重要的是,
安吉全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2%,
其中的60%是竹林,面积达到101万亩,
是国家农业部评选的「中国十大竹乡」之一,
有「世界竹子看中国,
中国竹子看安吉」之称。
▼ 安吉中国竹子博览园
在安吉的中国竹博园内,
有中国本土360多种竹子品种,
让安吉成为世界上拥有竹子品种最多的地方,
「浙江安吉竹文化系统」也入选
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 安吉竹博园·中国竹子博物馆
自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
建县以来的1800多年间,
安吉始终珍视着
这份山水形胜、中国竹乡的自然馈赠。
元代的赵孟頫曾在此间写下
「山深草木自幽清,终日闻莺不见莺。
好作束书归隐计,蹇驴来往听泉声。」
这正是「安且吉兮」的元代版演绎,
那时的安吉就是文人诗意的归隐地。
▼ 城融山水间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安吉在经济发展中也曾走了弯路,
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但好在及时勒马,
这份天造地设的自然优势,
最终凝结成本地的文化自信传承下来。
时至今日,
安吉已坐拥中国绿色示范县、
首个国家生态县、
全国首批县级国家森林城市、
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联合国人居奖等数十项荣誉。
▼ 浙江自然博物馆安吉分馆
修竹翠芽,全链赋能——
开拓进取的振兴之路
2001年,安吉正式将「生态立县」
确立为全县的发展战略,
抓住了城乡发展中自身的特色所在,
开创了「一杆翠竹撑起一方经济」
「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的
乡村振兴1.0版本。
「只有依托丰富的竹子资源
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变自然资源为经济资源,
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
走经济生态化之路,
安吉经济的发展才有出路。」
①. 一竿翠竹,吃干榨净
对于竹产业的发展,安吉经过近40年探索,
已实现了从最初卖原竹、初加工,
到全竹利用、链式经营的跃迁。
无论是从一竿竹子的
竹竿、竹叶、竹根等各个部位,
还是从制作竹纤维、竹叶提取物,
甚至废料经处理后制成竹炭等加工环节,
竹子的循环利用率能够高达100%。
▼ 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
2020年7月,
国家安吉竹产业示范园区在孝丰镇启动建设,
重点布局竹材及新材料应用、
竹工机械及装备制造、
竹健康食品产业等多个新兴竹产业领域。
目前全县已构建起竹质结构材、
竹质装饰材、竹日用品、竹纤维制品、
竹质化学加工材料、竹木加工机械、竹工艺品、
竹笋食品等八大门类3000多种产品荟萃的
竹产业全链循环的格局。
▼ 竹产业示范园区局部鸟瞰
此外,安吉依托竹文化、竹海景观优势,
正引导竹林观光旅游向大健康等新业态转型,
实现了竹产业的一二三产融合,
真正走上经济生态化之路。
②. 一片叶子,造福一方
溪龙乡是安吉县白茶的主要种植区,
其白茶发展历史源自安吉县林科所
1981年时在此设立安吉白茶无性繁育苗圃,
1987年时,终于开发出当今的「安吉白茶」。
1990年底,
安吉县林科所建立安吉白茶开发基地5.6亩,
从此实现了安吉白茶的商品化生产。
▼ 溪龙乡黄杜村白茶园
1997年,
溪龙乡政府敏锐洞察到安吉白茶的开发价值,
两年间建立白茶商品生产基地1000亩,
此后又举全乡之力打造了
安吉白茶的区域交易中心。
▼ 溪龙乡白茶交易市场
2019年,溪龙乡与上海爱家集团合作,
总投资60亿元,打造中国·安吉白茶小镇
乡村振兴综合体开发项目,
以安吉白茶产业为核心,集观光农业、
户外研学、旅游及康养于一体。
2020年7月,该项目成功入选
国家「千企千镇工程」项目库,
2021年入选浙江省重大产业实施类项目名单。
「安吉白茶」现已成为浙江省
首个获得国家三大地理标志认定的茶叶品牌;
全县的白茶品种规模种植面积已达17万亩,
种植户15800余户,年产量1860吨,
产值24.74亿元。(2019年数据)
▼ 安吉中国白茶城
③. 笔架山下,孕育新机
在这两大传统农产品搭上科技春风,
实现发展方式创新的基础上,
县政府又于2017年启动笔架山农业高新区建设,
规划作为安吉「两山」转化的农业主平台,
发展种源农业、智慧农业、文创农业、
会展农业等新型业态。
2018年,安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获批第八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笔架山农业高新区正是其中的核心片区。
目前,现代农业公共服务中心、
农业科技大道已基本成型。
▼ 集交通组织、科技展示、景观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大道
未来,这里更将建设成为
集科技创新研发、良种繁育、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等为一体的
农业科技创新基地;
集行政办公、金融和品牌服务、
信息发布等为一体的
农业科技服务与推广基地;
以白茶、竹制品、现代中药材等加工为一体的
标准化种植与加工基地;
集生态观光、民俗体验等为一体的美丽乡村。
▼ 山、林、村、田有机融合的园区风貌
安吉的名字,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经济发展的和谐。」
而安吉的乡村振兴,始终坚持并发扬了
「安且吉兮」的城市「初心」!
02
干在实处,敢为人先
MEASURE THE WORLD
安吉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发展起竹、茶产业,
离不开干在实处、敢为人先的安吉人。
凭借着对于本地诗意栖居的文化自信,
安吉人对于城乡建设发展「不走寻常路」,
在曾经全国「工业圈地」的城镇化浪潮中
「反其道而行」:
安吉的城镇化道路以乡村建设为支点,
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
▼ 安吉——「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
2008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内涵、
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的
新农村建设。
余村、鲁家村、高家堂、横山坞等
一批形象好、产业强的美丽乡村
逐渐为外人所知。
「高明之举」非一时之功,
更在于深谋远虑
余村,「两山」理念的发源地,
安吉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一张「金名片」。
▼ 余村两山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
村集体炸山开石灰矿、办水泥厂,
集体经济收入在九十年代时每年近300万元,
多数村民也以此为生。
但与此同时,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村内烟尘蔽日、竹子生长也受到严重影响。
▼ 余村发展变化历程
2003—2005年,
余村人决心关停矿山和水泥厂,
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被称赞是「高明之举」。
然而,砸掉自己「靠山吃山的饭碗」,
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高明之举」的背后,
是余村人壮士断腕、敢为人先的精神。
▼ 余村——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两山」理念实践样板
在失去开矿收入来源的第一年,
村集体收入暴跌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
大量村民一下子没有了工作。
村两委班子带领村民干在实处,
一方面坚持对矿山复垦复绿、修复生态资源,
如将曾经的冷水洞矿山改建为矿山遗址公园;
▼ 曾经的冷水洞矿坑改建为矿山遗址公园
另一方面号召村贤、能人带头致富,
开办农家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终于让余村的转型发展走上正轨。
「高明之举」的称赞不是余村转型的终点,
而是更坚实的起点。
▼ 余村乡村旅游景色
余村人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
不忘农业的根本。
围绕竹产业发展起多种经营,
引入科技资源支持,
打造万亩林下经济产业园,
探索出一条「村+社」「村+组」
「村+企」等多种合作模式的道路,
逐步形成「林+笋」「林+菌」
「林+茶」「林+酒」「林+药」等
多个林下经济试验基地。
▼ 余村林下经济试验基地
为更好服务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村内建起电商服务中心,
构建了全域文化礼堂,
并将数字科技引入村域管理与农业生产,
提前为数字乡村和科技农业谋篇布局。
▼ 数字余村综合管理平台
以经营模式破局,
成就「田园鲁家」典范
鲁家村是安吉继余村后的又一乡村振兴典范,
「田园鲁家」项目入选
全国首批15个国家田园综合体试点。
鲁家村从「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蜕变为中国美丽乡村样板关键在于开创了
「公司+村+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
启动了全国首个家庭农场集聚区和示范区建设,
使村集体的资源得以统筹规划、高效利用。
▼ 安吉鲁家村
村集体资产从不足30万元增至近2.9亿元,
全村人均纯收入更是达到了47000多元,
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①. 模式之新,在顶层设计
鲁家村不惜出资300万元,聘请专业团队,
按照4A级景区标准对全村进行规划设计。
▼ 鲁家村驿站节点
规划的18个家庭农场,根据区域特征,
量身定制各自的面积、风格、位置、功能等。
18家农场分别以野山茶、特种野山羊、
蔬菜果园、绿化苗木、药材等为主业,
各司其职、互不重复。
并且设计了一条环村的小火车观光线,
将分散的农场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
▼ 鲁家村观光小火车
②. 模式之新,在制度探索
鲁家村从现有可利用的资源入手,
将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
闲置土地、山林等资源,
通过土地流转,将资源变资本,
吸引外来的企业工商资本10多亿进入乡村。
村集体与安吉浙北灵峰旅游有限公司
共同投资成立安吉乡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灵峰旅游鲁家分公司,
前者负责建设运营,后者负责营销宣传。
▼ 村企合作经营模式示意
「村企合作」的模式让乡村盘活了各类资源,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外力助推。
③. 模式之新,在永续发展
乡村经营模式成功与否,
最核心且直观的检验标准就是
村民在绿色发展理念下能否过得比从前更好。
鲁家村由村企合作成立的公司
均由集体占股49%、旅游公司占股51%,
让村民成为股民,得到切实的收益。
▼ 制度保障,让村民变股民
此外又合作成立
安吉乡土职业技能培训有限公司,
为村民提供乡村旅游方面的技能培训。
如今,鲁家村村民收入主要有四方面来源:
村集体分红、土地流转的租金、
在田园综合体的劳务工资
以及村民自主经营民宿等业态的收入。
这样的分配机制从根本上保障了村民生活就业,
让家庭农场能够可持续地经营下去。
▼ 鲁家村沙盘
像余村、鲁家村这样的成功案例
在安吉还有很多,
「多村联创」「抱团发展」的乡村经营模式
已在全县推广。
安吉人正是从实际出发,
勇于突破思想束缚、制度窠臼,
既长远谋划又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终将理想变成现实,
形成了「美丽乡村-风情小镇-优雅竹城」
三级联动的立体格局。
03
拥抱都市,勇立潮头
MEASURE THE WORLD
乡村的发展
不能脱离于区域、城乡关系独立存在,
大都市先进要素的外溢和市场的拉动,
能够为乡村振兴插上「跃迁的翅膀」。
安吉成为乡村振兴的模范生,开启2.0版本,
不仅依靠安吉人的强大内生动力,
还在于「善假于物」,
将乡村置于区域发展的格局中,
以包容开放的心态巧借「外源动力」,
打通了大都市与乡村间的循环——
安吉在对内实现三级联动的基础上,
对外则积极融入沪杭大都市圈,
服务高端消费,引入智力支持,
成就自身发展。
▼ 安吉Club Med度假村
安吉的乡村,沪杭的品位
距杭州1.5小时、距上海3小时的车程,
让安吉有条件成为大都市周边的CBC。
(CBC,即City Break Center 的简称,
意为「都市微度假中心」。)
安吉打造CBC,
一方面能充分利用「近距离」优势,
让沪杭的都市人来一场说走就走、
说停就停的周末旅行;
另一方面能营造「异境感」环境,
让大都市人获取一种
异于都市生活的诗意栖居体验。
▼ 安吉到杭州、上海的交通图
①.「泛野奢」:
供与需、专与泛的平衡
在杭州,
存在着一个小众且精致的「野奢圈」,
在野奢群体看来,把家搬到户外,
是野奢的精髓。
他们在繁华的都市场景中
寻找着与自然的新连接,
既不愿舍弃现代化的舒适,
又想将户外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但过于小众的野奢短期内难有大市场,
资产收益无法保障,安吉则很巧妙地瞄准了
「泛野奢」客群打造帐篷酒店。
▼ 安吉溪龙茶谷帐篷酒店
依托茶山竹海的自然环境优势,
提供这种模仿帐篷形式、近似户外环境的体验,
在小众的精致仪式感
和大众的自然休闲间求得平衡,
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传播效果。
▼ 点缀在茶园之中的帐篷酒店
②.「潮经济」:
用肥沃的「土」育「洋」气的花
不只是发挥自身生态优势打造「泛野奢」,
安吉虽身居乡土,
但「潮」的品位却一直在线,
「拥抱都市,投其所好」是它成功的秘诀。
你很难想到中国首座Hello Kitty主题乐园
竟坐落于安吉,并在2015年就已开放营业。
▼ Hello Kitty 主题乐园
而蔓塘里·大地之光——
中国文创灯光第一村,
则是安吉抓住夜经济机遇
兑现乡村「美丽经济」的又一力作。
▼ 蔓塘里夜色
「大地之光」项目
利用蔓塘里村原有乡村空间,
注入全新业态,集文创灯光秀、
竹藤文化展示、乡村集市等为一体。
以艺术形式展现安吉乡村的
独特人文、地貌和景观,
以潮流、创新的方式
艺术化演绎乡村生活场景,
巧借外力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
向美丽乡村经营的转变。
▼ 蔓塘里·大地之光
谁说乡土不能有潮流文化?
都市人喜欢的文化IP
与本地资源在此实现完美结合。
安吉就是这么有兼容并包、开放创新的气度!
本地的人才,国际的视野
尽管打造CBC发展旅游业
是安吉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但安吉人的眼界并不仅止于此。
已走过的乡村振兴1.0阶段是因人而成事,
在2.0阶段就更为重视对「接班人」的培育,
安吉的年轻一代
要如何从老一辈手中顺利接棒?
拥抱都市积极进取,
历来是安吉文教育人的传统。
从前,老一辈是要走出家乡、在外辛苦游学,
正如本地的一代艺术大家吴昌硕,
在杭州师从国学大师俞樾
学习古文字、训诂及辞章之学,
在上海结识著名画家任伯年、
金石大家吴大澄的经历,
对于他开拓视野、提高艺术修养
起到重要的影响。
▼ 吴昌硕纪念馆
现如今的人才培养,
不再需要像老一辈那样辛苦,
安吉充分利用大都市的优势,
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了本地:
在中心城区的「未来之城,两山窗口」——
教科文新区,坐落着县政府
与浙江科技学院合办的中德工程师学院。
▼ 安吉教科文新区
学院的开办不仅将大都市的智力支持引了进来,
更是在杭州都市圈开创了
将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引入县级区域的先河。
浙江科技学院与德国吕贝克应用科学大学等
多所德国院校进行合作,
毕业生可拿到中、德两国学校的双学士学位。
▼ 中德工程师学院校园鸟瞰
在「三级联动」的城乡发展架构下,
学院先期开设的土木工程、电气自动化、
工业工程以及远期规划的环境工程等专业,
也定能在安吉「建设最美县域」中
尽显用武之地,
为实现全面乡村振兴贡献人才力量。
随着中德工程师学院作为首家入驻,
安吉的人才教育
正由此展开了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站在了掌握高科技的「潮头」。
▼ 科教文新区的安吉职教中心,国家级旅游实训基地
总而言之,
安吉依托身处大都市圈的区位优势,
以与时俱进的敏锐眼光
和开放包容的态度借力发展,
一方面打造CBC提供休闲体验,
一方面引入智力资源培育人才,
在区域发展的格局上「跳出三农抓三农」,
为乡村振兴注入了超越本地的更大势能。
04
工农互促,再续新篇
MEASURE THE WORLD
如今,安吉乡村振兴已步入3.0阶段,
并非仅是茶乡、竹海、余村、蔓塘里等等
这些逐渐为外人所了解的「点状振兴」,
而是整合了全县域产业发展
与空间布局的统筹谋划。
2020年3月30日,
习总书记时隔十五年重访安吉,
赋予安吉「再接再厉、顺势而为、
乘胜前进」的殷切期望。
安吉是如何乘胜前进,引领乡村振兴3.0的?
以工补农——
一切围绕绿色融入区域产业版图
以工补农推动乡村振兴,
对于安吉来说已不新鲜。
竹产业的全链赋能就是
安吉发展三产融合的「大农业」典范。
同时,安吉本就是工业强县,
安吉经济开发区自2008年以来
连续12年入围浙江省级开发区综合考评十强,
已经成为安吉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充足资金支持。
▼ 安吉经济开发区天子湖工业园
但在建设新时代浙江(安吉)县域
践行「两山」理念综合改革创新试验区和
浙江建设「重要窗口」县域样本的新使命下,
安吉正面临着城市能级提升、
扩大区域辐射能力的挑战。
构建以绿水青山、农业基础为根基,
特色鲜明、有机联动的「绿色经济」产业体系,
是做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实现城乡统筹理念下的乡村振兴
向更高能级转变的必然选择。
①.「一切围绕绿色」,
是县域经济竞争力之所在
安吉在「十四五」期间,
将重点培育的绿色家居、生命健康、
高端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
通用航空六大产业集群,
都与本地自然资源、生态优势、
农业基础紧密结合并且彼此形成关联。
例如绿色家居与生命健康产业融合,
开发出新式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办公椅、
汽车座椅,带动传统椅业的升级;
发展医疗器械制造,本地也已有配套基础;
依托竹及竹下经济,可拓展生态材料
和生物医药提取……
曾经以传统竹制品产业为主的
安吉经济开发区,
经过多年产业调整优化,
目前已拓展到绿色高端装备、
绿色家居、健康产业等,
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 安吉经济开发区健康产业园
开发区重点打造的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
已集聚浙江民生科技、绿世界、
东方基因等一批生物医药规上企业,
未来将建成集健康管理服务、互联网医疗、
科创中心、检测中心共享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
生态型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产城融合综合体。
入驻的企业负责人曾表示,
安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
是生物医药企业非常看重的有利条件。
②. 深度融入区域产业协作格局,
是乡村振兴3.0的新使命
安吉以乡村建设为支点
三级联动的城镇化道路,
若能成为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的
可复制推广的样板示范,
必定要在建设中国最美县域、
提升城市能级上有所作为。
从城乡统筹的视角来看,
「全域大乡村」的全面振兴理念
如何助力县域绿色产业体系
强化区域产业格局中的地位,
是安吉乡村振兴发展到现阶段
需要创新突破的课题。
在深度融入区域发展方面,安吉已付诸行动。
一方面,依托先天水系条件,
以长湖申线为媒,发展内河航运。
▼ 依托西苕溪发展内河航运
本地货物经长湖申线可直达上海港。
通过与上海港集团展开合作,
将河海联运发展得风生水起。
目前安吉码头
与本地4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
航线已通达全球2700多个港口和地区。
另一方面,园区产业建设持续发力。
在已获批湖州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基础上,
2020年主动谋划召开长三角县域绿色发展峰会,
「一岭六县」相关领导及专家学者齐聚安吉,
共商区域合作,共话绿色发展,
共谋长三角产业合作区建设。
▼ 安吉经济开发区争当「两山」转化主力军
此次峰会上成立了
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绿色制造联盟
并发布了「安吉共识」。
联盟未来将大力促进工业绿色发展,
加强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
智能装备、数字经济、生物医药、
节能环保等产业协作创新;
加快发展大旅游、大健康等绿色产业,
培育绿色新动能。
以城带乡——
「冲出杭嘉湖」实现城市大梦想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更要有强大的县城作为支撑。
一方面,县城是县域经济的支柱承载,
是以工补农的主阵地;
另一方面,县城是安吉「全域大景区」的
「形象第一眼」和服务承载地。
因此,做大做强城区,拉开城市格局,
是安吉以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 安吉中心城区风貌
早在2012年安吉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
「东育、南优、西进、北拓、中间提升」的
城市发展定位,确定了城市向北发展的主方向。
随着商合杭高铁建设,
2018年,县政府借「高铁时代」春风,
在天子湖规划建设高铁新城,
举全县之力建设天子湖「县域副中心」。
▼ 天子湖镇区风貌
这样的布局谋划背后,
隐藏着安吉这座城市长久以来的宏大梦想——
从自然地理格局可见,
安吉位于整个杭嘉湖-宁绍平原
都市城镇连绵区的边缘地带;
中心城区又受天目山脉三面环抱,
发展空间十分受限。
只有向北发展,对接湖州中心城区和长兴,
才是拉开城市格局的唯一出路。
▼ 安吉地处杭嘉湖-宁绍平原城镇连绵区的边缘
早在春秋时期,
这条狭长的杭嘉湖平原
就是吴越两国交战的热点地区,
反复陷入「或向北融入更广义的太湖平原,
或向南拥抱宁绍平原」的拉扯之中。
历史对于杭嘉湖平原边缘的安吉
给出的启示在于:
战略方向的选择至关重要!
「冲出杭嘉湖」,拥抱大长三角,
这是战略地位赋予安吉的一个
「城市千年大梦」!
如今,国家的顶层战略谋划
为这个千年大梦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作为杭州都市圈紧密层,
安吉既是杭州都市圈向内陆辐射的节点城市,
也应当成为其与周边都市圈接轨融合的门户。
▼ 安吉处在城镇密集区交汇处,应发挥内接外联的重要作用
城市北拓,尽可能向湖州靠拢,
一方面,能够打开面向太湖的窗口,
在既有的长湖申线基础上
进一步寻求与上海及苏锡常都市圈
在科创、生态、旅游等方面的协作机遇。
▼ 长三角城市群「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另一方面,依托已开通的商合杭高铁,
以及已提上议程的宁杭高铁二通道建设,
能够对接南京、合肥两大都市圈,
并直接加强与安徽宣城的省际联系,
为安吉以「两山」生活方式吸引人才
创造更大可能。
由此延伸一步思考,我们也可大胆展望——
天子湖县域副中心应当建设成为
安吉的「城市新引擎」和「产业会客厅」。
在这里集中展现城景融合的宜居宜业环境
和一切围绕绿色的产业研发制造成果;
以青春友好、儿童友好的理念,
布局高水平的公共服务设施,
让都市圈的年轻人「此心安处是吾乡」。
▼ 昌硕儿童公园
「今天」的「递孝同城」,
也将在「明天」的天子湖县域副中心上演。
天子湖撤镇改街道、纳入中心城区范围,
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冲出杭嘉湖」终将得偿所愿!
一言以蔽之,
安吉版乡村振兴=
两山理念x浙江精神x城乡融合
安吉乡村振兴1.0版,打通了县域的自循环,
实现的是竹、茶等产业振兴
和乡村经营模式的探索;
乡村振兴2.0版,打通了都市圈的内循环,
实现的是本地乡村与大都市间市场、
人才等要素的流动;
当前的乡村振兴3.0版,
将着力打通都市圈间的大循环,
以「冲出杭嘉湖」的更高城乡发展视野,
拥抱各大都市圈的科技、人才等要素,
成就自身「绿色经济」的大产业体系,
更加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的发展大格局之中。
依托「安且吉兮」的自然禀赋,
以生态立县的安吉,
依靠干在实处、敢为人先的安吉人,
怀着拥抱都市、勇立潮头的时代眼光,
必将在引领乡村振兴3.0的道路上,
不断续写出「两山理论」实践模范的新篇章!
本文来源丈量城市,作者1/6图片工作室,由绿水青山大数据推荐发布
我们的小目标:
2年内,分享1001份乡愁
完成:113/1001